晶閘管水冷散熱器重復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晶閘管等電力電子器件的額定性能和可靠性強烈的受制于器件的運行結(jié)溫,我公司有關(guān)人員在現(xiàn)場技術(shù)服務和用戶走訪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因散熱器的不正確選用、安裝,其散熱效果有很大差異。有的散熱器根本達不到散熱要求,必然會造成器件的損壞。現(xiàn)將有關(guān)情況介紹如下,以引起廣大用戶的重視。
散熱效果對比測試
在某用戶1500KW中頻熔煉設備上,我們用簡易數(shù)字萬用表附帶的點溫計對KK2000A晶閘管管芯陶瓷外殼的溫度進行了測量,對比同一臺設備,同類器件,不同散熱器在相同工作條件下的溫度,以此來比較散熱器的散熱效果。具體測量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
散熱器情況 |
管芯陶瓷外殼溫度 |
說明 |
新?lián)Q成套元件(廠方原裝) |
Tc=44-49°C |
散熱良好 |
使用半年左右的成套元件(廠方原裝) |
Tc=65-68°C |
散熱尚可 |
使用半年以上散熱器經(jīng)除垢更換新管芯 |
Tc=80-89°C |
超過規(guī)定溫度 |
使用半年以上散熱器更換新管芯 |
Tc=95-115°C |
已不能使用 |
注:工作條件中,中頻電源直流電流1800A,進水溫度40°C。
用此種方法所測的溫度雖然有一定的誤差,也不能代表元件的真正殼溫,但通過相對比較能明顯地說明,不同情況的散熱器散熱效果有很大的區(qū)別。由于晶閘管元件正常使用時殼溫一般要求小于80°C,故其對管芯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同時明顯看出,凡使用過的散熱器更換管芯后,散熱效果明顯下降,特別是更換三四次后,有的已根本不能使用。
散熱效果下降原因分析
- 散熱體使用一次后,其臺面受壓力而下陷(是必然的),或碰傷,重新更換管芯,很難保證管芯臺面正好與下陷部位完全重合,所以即使達到了規(guī)定壓力,也不能保證散熱體與管芯接觸面均勻、緊密的接觸。
- 水質(zhì)差(硬水)的地區(qū),使用一段時間后,水腔內(nèi)部因結(jié)垢而降低了冷卻效果。
- 使用劣質(zhì)散熱器,散熱體水腔材質(zhì)差(有的用黃銅),導熱性能差,更嚴重的是蝶型彈簧和三角壓蓋因質(zhì)量不合格,短時間使用后失去彈性,使管芯與散熱體臺面間的壓力顯著下降,從而影響其散熱效果。
- 用戶沒有必要的安裝設備,更換管芯靠手工安裝很難達到規(guī)范的要求。
所以我們建議,對于大功率(≥1200A)的晶閘管,最好是買廠家成套的元件。因為廠家配套的散熱器質(zhì)量可靠(質(zhì)量承諾),同時廠家有專用的安裝模具與設備,確保裝配質(zhì)量,并且在安裝后重新測試,保證成套元件合格。
另外,大功率晶閘管(≥1200A)價格一般每只近千元,有的達數(shù)千元,而散熱器每套不過兩百多元,不要因小失大。
溫度測量方法建議
就當前的水平,我們認為用測量管芯陶瓷外殼溫度的方法來判定散熱器的散熱效果是可行有效的。在相同工作條件下,一般陶瓷外殼的溫度高,說明散熱效果相對比較差。測量溫度的方法建議使用如下方法:
- 手提式紅外溫度測試儀,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 帶測溫功能的萬用表,測溫頭緊貼在管芯陶瓷外殼上;
注意:采用該方法時,需由專業(yè)維修人員進行操作,并注意安全。
用上述方法經(jīng)常檢查管芯陶瓷外殼上的溫度,通過相對比較,判斷散熱器的散熱效果,及時更換達不到散熱效果的散熱器,可以有效地提高晶閘管的工作電流,減少晶閘管的損壞,從而降低設備的維修費用。
結(jié)論
晶閘管在正常工作時,自身會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所以良好的散熱(冷卻)是晶閘管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之一。高質(zhì)量的晶閘管,配上合格的散熱器,加上正確合理的裝配,可以明顯地減少晶閘管的損壞,延長其使用壽命。